自“大培训、大练兵、大比武、大竞赛”活动开展以来,大秦家街道工委高度重视,认真谋划,充分发挥街道党校平台作用,以“学”筑基,按照“全员抓培训、人人上讲台、业务大比武”的总体要求,坚持“聚焦问题、分类辅导、精准培训、全面覆盖”的原则,实现“大培训”众口可调、入心入脑,有效提升了街道干部专业素养和街道党员党性修养。
一是做好需求调查,变“灌输式”培训为“点单式”培训。“四大”活动开展以来,大秦家街道落实“实用导向”,科学谋划“大培训”内容设置,变“讲什么听什么”为“用什么学什么”,结合街道实际、覆盖多元群体,发放党校培训需求调查问卷,围绕成长需求、发展需要、业务提升等实用内容,制订“培训菜单”,学员“点单选课”,推动街道党校培训更具灵活性、针对性、实效性,充分激发学习热情,增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。
二是创新培训方式,变“填鸭式”培训为“沉浸式”培训。针对中青年党员工作繁忙、老年党员行动不便、农村党员课堂学习难深入等问题,综合考虑传统的集中培训、课堂培训等模式难以满足多元化学习需要的现实情况,大秦家街道创新培训内容、活化培训形式,打破传统课堂固化的讲学模式,变以往读文件、学政策为“处处皆课堂、时时可学习”,创新建立“田间课堂”“家中课堂”,结合实际需要,送课到田间、送课进家中,根据课程内容灵活开展实地教学,通过“现场授课、随时提问、立即答疑”的即时反馈机制,以更加便捷高效的“沉浸式”学习,实现“在现场学、在现场会”的功效,让农村党员在自家门口就能学到实用的政策、技术和知识。
三是拓宽讲师平台,变“单向式”培训为“交互式”培训。一方面,充分挖掘单位业务骨干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、以及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等实用型人才,扩充讲师队伍,坚持“以讲促学”,让学员轮流上讲台,人人当讲师,在学中讲、在讲中学。另一方面,打造“每周一次、一人一题、逐人循环、讲评结合、共同提高”的培训模式,固定每周五为机关讲课日、每周四为乡村大讲堂,街道干部在机关、农村干部在基层担任主讲人或组成“主讲小组”,研究题目、收集素材、撰写教案,轮流上台授课,学员当堂反馈评价、沟通交流,不断优化课程,实现讲评互动、教学相长。